“智汇极地”学术沙龙第20期

黏弹性模型及在行星内部结构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03 浏览:1598 次
核心提示:
       地球、金星等岩石行星并不是完全弹性体,在一定时间尺度上还表现出黏滞性,因此行星的固体潮汐形变对引潮力的响应有一个延迟。不同的黏弹性模型对不同周期的固体潮汐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引入恰当的黏弹性模型对研究行星的固体潮及潮汐耗散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报告人肖驰介绍了不同黏弹性模型的特性与差异,并以金星为例,介绍了黏弹性模型在行星内部结构和固体潮研究中的应用。
人物介绍:
       肖驰,男,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2015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李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星内部结构,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已录用SCI/EI论文2篇,曾获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2016-2017年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承担为期一年的中山站越冬任务。
报告详情:
       2020年6月23日晚7点,南极中心 “智汇极地”第20期学术沙龙于腾讯会议成功举办,2018级硕士生王子涵主持本场学术活动。本期嘉宾肖驰为大家介绍了黏弹性模型以及在金星内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在极地研究中可能的应用领域。本次讲座增长了与会同学们的知识,扩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本次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研究背景、黏弹性模型、金星内部结构研究和在极地研究中可能的应用。
       首先,肖驰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地球与月球的潮汐锁定以及潮汐响应延迟的现象。接着,介绍了四类黏弹性模型,分别是Maxwell模型、Kelven模型、Burgers模型、Andrade模型,并从是否可恢复形变和是否松弛两个角度对比了四类模型,绘制模型特性曲线。
 
       基于四类黏弹性模型的特点,肖驰介绍了自己在金星内部结构中的研究。目前金星内部结构模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考虑核幔边界处的温度变化,二是核心结构直接参考PREM模型。在模型设计中,增加了TBL(Thermal Boundary Layer)层以研究不同温度梯度对金星内部粘弹性响应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TBL层的温度梯度并不能显著影响潮汐勒夫数k2,却能影响潮汐扩散因子Q,综合利用k2、h2及Q能够对模型的核幔边界温度进行约束。最后,肖驰提出了黏弹性模型在极地领域的几点应用:(1)冰川均衡调整(GIA);(2)南极基岩抬升;(3)海潮对冰川前缘弯曲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由郝卫峰老师对肖驰的报告进行点评。肖驰也为同学们解答了模拟计算、模型学习的问题。随着主持人的致谢,本次讲座到此结束。

       编辑:丁锐  审核:郝卫峰、肖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