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来信:‘兔’飞猛进的无人机精细化航空观测

发布时间:2023-02-14 浏览:7792 次

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越来越展现其高效、可靠的辅助作业能力。

与有人机比较,无人机的主要优点是低硬件成本和无飞行员风险,特别适于执行危险性较大的航飞任务。

南极因多变的天气和极端冰雪环境,潜在的风险较多,正是适合无人机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开展了无人机航飞的首次尝试,是我国极地无人机航飞元年。

2007年12月26日中国首架在南极航飞的无人机(摄影:艾松涛)

2007年12月26日,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携带的一架无人机成功开展了拉斯曼丘陵地区的海冰观测。随后,在2008年1月1日成功获取了第一批南极中山站无人机航拍影像。为了顺利开展这一次无人机航空作业,考察队携带了三架同一型号的固定翼无人机,专业飞手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年轻考察队员王挺。

2008年1月1日无人机航拍的中山站核心站区(来源:王挺)

2008年1月1日无人机航拍中山站的飞行轨迹(来源:polarGO.cn)

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无人机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众多专业化的各型无人机产品在南极轮番登场,助力各国现场考察保障和冰雪环境变化研究。

比无人机更早参与极地航空科考的是热气球、飞艇、载人固定翼和直升机。比如,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在1992年开展的南极拉斯曼丘陵小相幅航空摄影测量,就是通过载人直升机实施完成的。

1992年1月直升机航拍南极拉斯曼丘陵成图(来源: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正在开展的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既有一架“雪鹰601”固定翼飞机、三架直升机,还有多个无人机系统参与其中。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杨元德副教授携带的多个主流无人机正在南极中山站及其附近的蓝天翱翔,开展极地冰雪环境及生物生态的精细化观测,推进极地航空高分载荷示范应用。

 

南极中山站无人机起降(来源:CHINARE39)

南极神农架无人机航飞(来源:杨元德)

 

2023年2月5日无人机航拍数据制作的中山站影像图(航拍:杨元德;制图:艾松涛)

 

2023年2月无人机航飞获取的南极海豹在冰上聚集场景(来源:杨元德)

 

2023年2月无人机航飞获取的南极中山站区域影像(来源:polarGO.cn)

 

图片视频: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文字:杨元德、王挺

编辑:张汝诚、何曌溪

审核:艾松涛、周春霞、庞小平

审定:张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