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卫星、去极地……武大青年,真飒!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4-09-09 浏览:610 次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看武汉大学青年学子科研报国的故事——

 
浩瀚的宇宙织锦
星辰如梦,苍穹似海
有这样一群武大人
在楷模、榜样、
前辈的传承下
以空天为志
在时代的天幕上熠熠生辉
胸怀璀璨宇宙
心系广袤家国
以报国为心
在这片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飞跃千山万水
洞察天地奥秘
以青春之名
一批批武大测绘遥感青年人
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赞歌
 
看!亲手造的卫星飞上天
2月27日11时06分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圆满出征
灵感+实验+行动
珞珈学子集结智慧与梦想
满载着武大学子航天梦的
“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顺利起航
 
 
 
卫星研制的想法缘起于
在武大一次论文答辩会上
有学生提到:
“有很多新想法
但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去验证”
武大遥感学科以往研究
很依赖国外数据
为何不研制自己设计的卫星
按自己需求获取遥感数据?
 
 
研制卫星,本科生也可以吗? 
在武大,安排上!
“我有几行代码,在太空里”
历时两年时间
先后50余名学生
设计、研发及测试
其中本科生就有20多名
 
 
 
启明星系列星座计划
由多颗遥感卫星组成
首发升空的“启明星一号”
研制于武大学生的实践
 
 
TA是一颗
40×30×40厘米的微纳卫星
重量只有19.2千克
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
夜光多光谱多模式
在轨可编程卫星
它的本领可不小
能做到白天晚上不眠不休 
十八般“遥感”手段样样精通
 
 
一颗卫星的研发
拉近了学生们与专业的距离
从初识遥感的
“高科技”“神秘”“遥远”
到了解遥感技术应用
智能交通、智慧城市… 
看似遥不可及的太空卫星
正以另一种方式与他们紧紧相连
 
 
从“六院士同上一门课”
到师兄师姐“传帮带”
在遥感专业的学习中
武大青年感受到了“何为传承”
“启明星一号”也作为
一颗教学平台卫星
让师生们可以与卫星实时互动
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
成为学生们的“空间实验站”
 
院士合影(左起张祖勋、刘经南、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龚健雅)
 
 
 
闯!突破极地的“第一”
 
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
武汉大学参与了每一个
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
 
 
绘制我国第一张南极地形图 
命名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
出版中国第一部南北极地图集
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
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
 
 
 
前辈们立志报国、为国探极的故事
在武大青年心中
埋下了一颗颗南极梦的种子
 
 
1998年出生的褚馨德
一次任务进行时
由于白天风速过大
“我和队友一直等到晚上10点
执行完任务后已经是凌晨2点” 
回到营地的时候
他发现仍有许多科考队员
像他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
那一刻,他更加坚定了为祖国
极地科考事业不断奋斗的决心
 
褚馨德在南极格罗夫山梅森峰执行无人机航测任务
 
 
在考察过程中
队员耿通亲身经历了南极之险
“我们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
严重时能见度不足5米”
他们险些在漫天飞雪中迷失方向
“住舱和车辆都被
不同程度地掩埋在雪下” 
全队上下足足挖了4个小时
才将车辆全部挖出
 
耿通在南极最高点Dome-A进行地形测绘
 
 
但在南极
更多的是那些振奋人心的时刻
在队伍抵达昆仑站后
耿通担任升旗手之一
再一次将国旗升起在南极之巅
眼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在这抹鲜艳的亮色中
是四十年来中国极地科考事业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2023年12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
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
科学考察队的师生代表回信
勉励武大师生
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真本领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为建设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到联合国实习去
 
 
武大青年,远赴千里之外的瑞士
去联合国实习?
他们的实习生活是怎样的?
听起来有些遥远的想法
在武大却真的触手可及
 
 
7个小时的时差
把中国的高分辨数据传到瑞士
5点起床的学术交流会议
一次次精益求精修改内容
走出国门,更能自豪地说出: 
“嗨,我是武大人”
 
武大实习生巩钰和联合国导师的合影
 
土耳其地震爆发后
4名武大实习生
在李熙教授的带领下 
发布团队合作的三份报告
不仅仅只有报告发布后的兴奋
令武大学子难以忘怀
这份工作沉甸甸的重量
更让他们明白了肩上责任之重
 
 
学习理论知识时
使用的模拟公开数据集
对应一次次
真实发生在地球上的灾难
学院导师的任务要求
变为不同国家向联合国
发布请求激活制图系统的需求
“曾经对自己专业的怀疑
在一次次实践和
服务与应用的过程中慢慢打消”
 
小组分析卫星夜光遥感影像
 
一切接触的数字、发布的报告
都不再只是面向冰冷的数字本身
跨越无数屏幕与遥感影像的距离
触碰到电子信号背后遭受灾难的人
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
武大青年逐渐成长为
看到世界受灾之痛和
人民切实需要的“世界青年”
 
 
 
听!梦想开出花来
 
静静的珞珈山下
有这样一家学术“咖啡屋”
——GeoScience Café
依托于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李德仁院士亲笔题词
“交流与分享”
自2009年建立
在轻松的氛围中
一个个科研梦,启航吧!
 
 
 
 
 
“谈笑间成就梦想”的想法
一经播撒,便呈燎原之势
在一批批青年人的坚持下
“打破分享交流的壁垒” 
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
从最初观摩博士师兄的报告
到自己上台分享经验
武大青年人迎来了自己的蜕变  
 
Café协办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暑期学校
 
社团依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丰富的科研学术资源
 
开办紧跟前沿的学术讲座 
每周五晚19:00
一双双眼睛
齐刷刷地聚焦于讲台之上
杰出院士、知名教授
青年学者、优秀学生相聚于此
院士大咖亲临现场
“今晚,我们将一起探索……”
科研人准时相聚在此
笔记声与偶尔的低语交织在一起
每一分钟都显得充实而宝贵
 
无论来自哪个学院、哪个年级 
在这座小小的科研之家
武大青年们找到了
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们共同分享着
对学术和职业的追求
共同努力着实现自己的目标”
精彩报告经整理成文
出版发行《我的科研故事》
每一卷的绽放
都见证着Café和社员们的共同成长
 
 
从实验室到联合国
武大学子以满腔热忱
探索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敏锐捕捉国家乃至全球
对空天科技的迫切需求
感知自身之热爱
感知世界之需求
感知青年之担当
愿每一位武大人都能
秉持这份精神与梦想
以自身之微光 
点亮世界的希望之光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