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极地新闻 |
中国南极考察队完成泰山站内陆科考任务 |
经过67天南极内陆的艰苦作业,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泰山站队队员已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与工程建设任务,于日前安全回到中山站。 2020-02-20 09:57:48 |
|
记者手记:南极筑“城”记——在长城站读《中国南极长城站》 |
北京时间15日零时10分,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完成长城站卸货任务。35年前的今天,这一中国首个南极考察站顺利建成。 2020-02-19 17:47:05 |
|
中国南极考察队完成阿蒙森海科学考察 |
随着6日结束南极阿蒙森海最后一个站位的调查作业,搭乘“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中国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了阿蒙森海48个站位的科学考察。 2020-02-15 17:42:50 |
|
南极威德尔海的冰山与鲸鱼 |
近日,搭载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的“雪龙2”号从南非开普敦前往南极中山站时途经威德尔海。威德尔海以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威德尔的名字命名,这里素以冰山多、鲸鱼多而闻名。 2020-02-09 17:43:35 |
|
“雪龙2”号顺利穿越西风带驶向南非开普敦 |
当地时间15日20时(北京时间16日2时),“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经过东经23度11分、南纬40度的印度洋海域,顺利穿越“咆哮西风带”,驶向南非开普敦。 2020-01-19 17:41:50 |
|
“雪龙2”号释放首个探空气球 |
北京时间11日16时,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在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释放了第一个探空气球。 2020-01-15 17:38:20 |
|
中国南极考察队完成宇航员海磷虾调查 |
新华社“雪龙2”号1月7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7日凌晨顺利完成宇航员海海域第29次磷虾拖网作业。这也是宇航员海科考的最后一次磷虾拖网采样作业。 2020-01-08 17:32:38 |
|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查 |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5日首次用大型底栖生物拖网在宇航员海开展底栖生物调查,这是中国在宇航员海首次开展海洋生态系统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海洋生态调查包括海洋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各个类群。 2020-01-07 17:31:20 |
|
综述: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员“五大阵地”过新年 |
“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2020年1月1日顺利抵达罗斯海新站,“雪龙2”号正航向宇航员海本次综合科考的最后一个调查断面,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的各项科考作业顺利开展——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数百名科考队员坚守“五大阵地”,在辽阔的南极迎来新年第一天。 2020-01-02 11:57:23 |
|
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宇航员海展开海底地形区块调查 |
12月29日至31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极宇航员海海域开展地球物理作业,经过近50小时连续走航,成功探测约900公里多波束测线和120公里浅地层剖面。 2020-01-02 11:56:27 |
|
“雪龙”号向罗斯海进发 |
雪龙”号将选择有利天气窗口穿越西风带,预计2020年1月1日到达罗斯海浮冰区,航程2195海里。“雪龙”号将在罗斯海开展大洋调查作业,同时考察队将实施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前期工程。 2019-12-25 11:55:18 |
|
18.36米!“雪龙2”号成功获取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最长南极深海柱状沉积物 |
12月14日北京时间 12:37,“雪龙2”号配备的22米长柱状采样器下水。经过16小时的奋战,15日北京时间4:35,“雪龙2”号在南纬64度17分,东经64度59.8分,水深3735米,成功获取南极海域底层沉积物18.36米。 2019-12-18 17:03:44 |
|
36次南极考察内陆队挺进泰山站 |
中山站时间12月10日10时(北京时间12月10日13时),17位勇士乘雪地车从距中山站约10公里的内陆出发基地启程,向泰山站挺进。 2019-12-14 17:16:00 |
|
首次!我国成功在南极利用“月池”开展CTD采水器下放回收 |
12月9日,“雪龙2”号在宇航员海的密集浮冰区,首次启用“月池”操作车间,将船载CTD采水器通过“月池”下放到1900米的海水深度,成功收放,整个过程历时1个半小时。 2019-12-10 17:34:32 |
|
“雪龙2”号首次回收和布放南极考察潜标 |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4日电(记者 刘诗平)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3日傍晚在南大洋普里兹湾东侧回收了一套第34次南极考察时布放的潜标,4日早上在同一海域布放了一套新的潜标。 2019-12-06 17:28:03 |
|
“雪龙兄弟”南极情深 |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在中山站附近陆缘冰区破陆缘冰约10海里。破冰作业顺利推进,为“雪龙”号大规模卸货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9-11-23 16:23: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