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心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

发布时间:2023-12-03 浏览:2644 次

2023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的师生代表回信,向我校正在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4名师生和全体考察队员致以亲切慰问。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近40年来武汉大学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学校广大师生提出殷切期望。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极中心)于2023年12月2日上午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南极中心师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开展学习,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秉承“爱国爱校、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求是拓新”的武汉大学南极科考精神,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责任,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极中心主任张小红: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嘱托殷殷,关怀深切。从1984年武汉大学教授鄂栋臣响应祖国“把五星红旗插上南极大陆”的号召,毅然写下“我的生死,由我负责”首征南极,到1991年学校创建中国南极研究中心,40年来,武大极地科考人接续奋斗,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亲历了中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攻克极地测绘遥感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在极地考察和科研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我本人亦是在参加了2次南极科考的过程中坚定了学术志趣和人生选择。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刻领悟并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四个面向”,继续推进极地科学研究,为党和国家培育更多极地多学科交叉人才。

南极中心副主任庞小平: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倍感荣幸。极地科考事业崇高而伟大,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具体从事极地测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我将继续主动筹备谋划、积极组织参与,竭尽所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国家培养更多有志于极地研究事业的专业人才,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立自强,催生创新成果,树立武大旗帜,切实攻克极地研究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矢志不渝勇攀科学高峰。

南极中心副主任艾松涛:从2002年起,我曾有幸十余次奔赴南北极,累计在极圈工作时长两年有余。回想20年前,乘着信息化时代的浪潮,在国家极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和导师鄂栋臣教授开始了中国第一个极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基于GIS的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到 “雪龙在线”、“掌上两极”、“双龙探极”,走出了独一无二自主可控的中国极地测绘信息化道路,建立了极地时空信息平台,建成了极地GNSS观测网,主动服务国家自主卫星导航重大战略,与我国极地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为契机,激发思想伟力,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好传达和平利用极地的中国主张。

南极中心副主任周春霞:40年来,武大师生坚守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领域,为我国极地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代代传承。从早期为建设考察站提供测绘基础数据,到为内陆冰盖考察提供测绘保障;从最开始的航空摄影和遥感制图,到现在大范围、长时序多源遥感数据在极地冰盖、海冰变化监测和机制分析研究中的应用;从最开始的纸版信息,到现在的地理信息数字化,武大人致力于将更多更先进的测绘遥感技术用于极地领域。我为从事极地科考研究工作感到自豪,也将坚持立德树人初心,培养更多胸怀祖国、不断创新、有着过硬本领的高素质人才,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海洋强国和参与全球治理等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南极中心教授杨元德: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在极地独立开展可靠工作并建立科考站进行持续考察工作的国家之一,我于2005年硕士阶段进入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并多次赴南极开展科考工作,近20年来,我与中心一起进步成长,也见证着一代代武大极地人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国家极地事业发展不懈努力。此次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是新的起点,更是重要契机,我将继续致力于国家极地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国之所需便是我心之所向,为壮大极地测绘学科、实现极地强国目标源源不断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极中心教授刘婷婷:我曾经在2012年参加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奔赴中山站开展冰盖表面冰雪特征观测,深刻体会到极地科考的不易和老一辈科考工作者的艰辛。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既是对武汉大学极地科考工作的肯定,也表达了对科研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将不负期望、潜心学术,努力培养具有担当精神、创新素质的优秀学生,传承武大极地科考精神,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极中心副教授张胜凯:我曾3次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和2次北极科学考察。在茫茫冰原,我深入南极内陆冰盖腹地格罗夫山和冰穹A,经历了狂风暴雪、酷寒低温、冰裂隙、高原反应等种种考验,深深体会到南极考察的艰难、困苦与不易,对老一辈科考工作者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为我国极地事业的发展贡献武大方案、武大智慧。

南极中心副教授柯灝: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武汉大学过去40年在极地科考事业中所作出的努力奋斗和突出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同时也对青年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我们胸怀“国之大者”,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真本领。作为一名极地科研工作者,我备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一定不负时代、牢记嘱托,满怀热血、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为祖国极地事业的发展奉献终生。

南极中心副教授孔建: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瞬间回想起自己参加第33次南极科考乘着雪龙号穿越西风带时,在甲板上虽然穿着企鹅服还能感到寒风刺骨。半年后,不负使命胜利凯旋,我第一时间发布环南极相关数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种种过往,历历在目。如今,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极地空间环境监测和应用方向潜心科研,努力拼搏,培养更多具备测绘地理信息知识和本领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大气监测理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极中心副教授安家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多次南北极考察,今年10月刚刚结束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回到国内。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仿佛又回到在极地工作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注极地科考,指出 “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要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将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的南北极科学考察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南极中心研发室副主任程翔: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青年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将持续奋斗在科研一线,深耕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重点突破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瞄准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多元化发展方向,对工程技术研发室进行系统性的规划,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人本领、勇攀科学高峰。

南极中心博士后严博雅:榜样的力量平凡而伟大,一代代武大极地人用最美的青春年华为我国极地事业的发展描绘着独特、精彩的画卷,吾辈青年深感责任之大。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青年强则国强,我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定当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争当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南极中心办公室主任徐永芳:40年来,武汉大学形成了“爱国爱校、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求是拓新”极地科考精神和薪火相传的南极情怀。作为一名参加过中国第31次南极长城站科学考察的队员,我们昨天有硬本领,今天有硬本领,还要保证明天依然有硬本领,这种硬本领是在以鄂栋臣教授为代表的第一代南极科考人投身国家重大需求建设中磨砺出的,需要由一代代极地科考人传承下去。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讲好极地科考故事、建设极地大课堂,让更多人关注南极、了解南极、认识南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极地研究,推进建设极地强国的步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南极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胡艳:作为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行政团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积极弘扬极地科考精神。下一步,我们要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凝练和传播武大人的极地故事,助力中心科研团队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南极中心科研助理何曌溪:在武大,每年都有老师和学生出征极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就像是一把火,点亮了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也照亮了后辈前进的方向。国家的力量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武汉大学正在培养着这个新时代最有生命力的青年,在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科考队员都拼尽全力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这便是是武大科考精神的最好传承,作为中心一员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师生,不断拓宽思维视野,完善业务能力,以个人行动践行心怀“国之大者”,为这份时代重任贡献力量。

南极中心教学秘书张汝诚:作为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一员,我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南极中山站验潮站,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数据支撑,出征归来,我更加深感责任和担当之重大。此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是一次凝聚全体师生共识的契机,我定当以武汉大学极地科考前辈为榜样,铭记筚路蓝缕艰辛创业的历程,继承发扬南极精神,与所有的极地科考人共同努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南极中心博士生丁曦:2022年,我有幸参与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圆满完成了南极罗斯海的海平面变化监测任务,这次出征磨炼了我不畏艰险、奋勇前行的意志,培养了团队协同工作的能力,还增强了我对极地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为祖国极地科考能力日益强大感到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将牢记嘱托,扎实学习,积极参与极地科学研究,用极地大数据服务国家大事业,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成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

南极中心博士生蒋锫:初识南极,是本科阶段读到的一本《在南极的500天》,激发了我的南极梦。再识南极,是进入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学习后,冒着掉落冰裂隙的风险骑着雪地车探路的王老师,潜心研究出“双龙探极”实现极地信息化的艾老师,历经千辛万苦首次测量出冰穹A的张老师……原来,“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就在身边。深刻理解南极精神,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中,这进一步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南极梦,我将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践行代代传承的南极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

南极中心硕士生陆廷国: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和研究生党员,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深感党和国家对极地事业的关怀和期待,激发了我们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会牢记嘱托,接续奋斗,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极地事业继续发展贡献青春之力。

南极中心硕士生周梓童:伟大的事业薪火相传,伟大的时代催人奋进。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深感科技强国重任在肩,今天的青年人就是明天的主力军,要做到把“国之大者”的种子埋在心中,精心浇灌,生根发芽,让青春之花在新时代绚丽盛开,结出忠诚实干勇于担当的累累硕果,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南极中心硕士生黄雪珂:40年前,武大极地科考的前辈们挥洒青春,艰苦奋斗,以崇高的科学精神投身极寒之地,用毅力和智慧在“生命禁区”、“白色沙漠”中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40年后,武大极地人依旧前赴后继,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自己最高的精神追求,将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作为武大学子,我定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武大极地科考精神内植于心,外见于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南极中心硕士生钱兢业:作为研究生会的一员,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依托“智汇极地”学术沙龙,坚持邀请国内外研究冰冻圈的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讲座;积极邀请校内外测绘大类学科中的优秀的学子分享研究经验;联合党支部、团支部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南极精神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深入挖掘科考故事,进一步弘扬南极科考精神,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到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履职作为的行动上,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

南极中心硕士生王琪华: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内心满是自豪,这不仅是对武汉大学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全体师生在科学领域不懈探索、持续创新的肯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怀揣对祖国深厚的感情,锐意进取,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极中心硕士生刘梦杰:我是今年刚加入南极中心的硕士研究生新生,来到这里之前,总觉得极地于我十分遥远,现在,它越来越触手可及。我身边的同学们和老师们都从事着极地研究工作,他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着国家极地科考事业不断发展。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科学研究落实到对国家有益的实际工作中,努力将南极的故事越讲越好。

 



文字整理:胡  艳
编辑:赵翼帆
排版:张汝诚
审核:徐永芳、艾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