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张胜凯博士在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昆仑站)
海冰作业
和海豹合个影
“你迈出的每一步,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也可能是你人生的最后一步。”9月14日,我国南北极测绘领域的领军人物鄂栋臣教授及5名学生,深情回顾了武大师生28年来的南极科考历程,诠释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
有了国际话语权
鄂栋臣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将共和国的旗帜插在了南极的土地上。在之后的南极科研工作中,他命名了300多个中文地名。“据我所知,南极至今仍有7个国家提出主权要求,虽然中国并没有提出,但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据了解,武大师生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考至今,已参加了28次南极科学考察,其中武汉大学的学生参加南极考察36人次,在全国高校南极科考中人数最多。
从中国在南极无席位,到赢得国际话语权,在鄂栋臣看来,这不仅是民族精神,还是社会责任感,“不少国内研究所的博士、博士后只要有机会出国就走了,人才流失很严重,但是我们的团队尽管条件艰苦,任务艰巨,但无一人提出出国要求,均坚持待在国内,长期从事中国南极科研事业。”
首次抵达南极冰盖最高点
张胜凯博士毕业于武大大地测量专业,现为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他曾3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下午3时,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并精确确定了Dome A的位置。这一历史时刻,标志着人类首次抵达了南极冰盖最高点。
“在南极冰盖高原极度缺氧低温的情况下,我们工作极为艰苦,有位机械师出现了严重高原反应,出现休克晕阙的现象,生命极为危险,由于我国的直升机无法到达,只好请求国际援助,这段经历终身难忘。”张胜凯说。
南极科考中,危险无处不在,考察员们随时与死神擦身而过。张胜凯回忆起那时的经历,至今心有余悸。“困在冰地里,我们会不会睡着了就再也不会醒来?”种种不好的想法在张胜凯脑海里一一掠过,“当看到直升机来救援时,有种起死回生的感觉。”
南极内陆冰盖的生活极端困苦,张胜凯和队员每天都要工作近20小时。由于每天化的雪水勉强仅够饮用,他在南极内陆冰盖工作的70多天没有洗澡,甚至没有洗过脸。因为不能洗头,平生第一次剃了光头。
“三次南极之行,虽然经历了多次生死的考验,但我从未后悔。为了国家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我愿付出我的一生。”张胜凯说。
年轻力量加入
除了前辈们的开山之旅,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也汇聚了很多年轻力量。他们是:湖北第一个参加南极科考的女博士周春霞,第一个在南极建筑永久验潮站并在南极越冬坚守1年半的29岁博士黄继锋,还有艾松涛、杨元德、安家春、杜玉军等等。
严重缺氧、极寒交加、极昼极夜、狂风肆虐……南极恶劣的环境,让这些年轻人印象深刻。在南极科考17个月的杜玉军说,在那里,很多人都出现生物钟混乱、精神错乱、抑郁症等症状。“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大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手冻得麻木了,我们一边流鼻涕,一边勘测。”
“南极科考是一份爱国事业,有一代又一代武大人传承发扬。”鄂栋臣说。
“能为祖国的未来发光发热,是我们南极科考人的无上荣耀。”年轻科考队员黄继锋因参与跨国救援表现突出,受国家海洋局通报表扬。当时,一名建筑工人被铲车撞伤,黄继锋作为翻译和对外联络员,联系澳大利亚Davis站,请求派医生来会诊。紧接着,他给手术主刀医生做翻译和助手,又组织队员献血。9小时后,手术宣告成功。
“有同学对我参加南极科考表示不理解,因为那里困难重重,生活艰苦。”即将参与第29次南极科考的袁乐先,是本次武大参加南极越冬考察的唯一大学生,他说,“人生需要磨练,就是要在南极这种条件恶劣的地方百炼成钢;人生也需要尝试,将来回忆起这段经历会觉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