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布”客户端“雪龙”号9月10日专电(记者徐硙) 伴随着R1断面水文站作业的完成,我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0日圆满完成了北冰洋科考任务。雪龙船驶出位于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圈,启程回国。
“雪龙”船在北冰洋科考期间,漂移到的最高位置约为北纬81度11分50秒、西经156度30分52秒,这也是本航次考察所到达的最北地理位置。
“本次北冰洋区域的科考,共完成了53个综合考察站位、7个短期冰站、1个长期冰站以及地球物理的考察作业。”考察队首席科学家潘增弟表示,北冰洋海域的科考任务很多都超额完成,同时亮点纷呈。
加拿大海盆成功布放沉积物捕获器
在加拿大海盆作业时,考察队在约3900米海深的海域成功布放了一套沉积物捕获器锚系潜标,这是我国继第三次北极考察在该区域布放沉积物捕获器后的又一次成功布放。
该套沉积物捕获器由浮球、捕获器、缆绳、释放器、重块组成,共携带22个沉积物收集容器,可以每隔15天自动旋转一次,分时段收集贮存沉积物样品。“对于我国在全球变暖、北极海冰快速融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该区域的碳通量及其循环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现场执行人庄燕培介绍说。
庄燕培表示,此种沉积物捕获方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颗粒物捕获方式之一。布放完成后,沉积物捕获器将作为一个工作站,在1000米左右深度的海水中,不间断地工作1年,获得全年时间序列上层海洋沉积的颗粒物样品。待下次北极科考队到达此地时,再将其回收。
地球物理考察在深海里放“风筝”
地球物理考察是北冰洋科考的重要部分。考察队员在北冰洋海底放起“风筝”,在北冰洋区域开展了我国在加拿大海盆首次做近海底磁力测量。
“风筝”是指被放到接近海底进行测量的海底磁力仪和它的拖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海底考察高新技术。为了不干扰测量的准确性,其拖体由钛合金特制而成,以减小外界的磁性干扰。考察期间,雪龙船拖拽着“风筝”以2.5节的速度航行,最深将“风筝”放至**3千米米深的海底,获得了2条测线592公里的探测数据。
据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的张涛介绍,海底磁力仪通过磁异常条带的识别,可以得到加拿大海盆的扩张历史和演变过程。由于更加靠近海底,近海底的磁力测量比传统的海面和航空磁力测量得到的数据的分辨率更高、信号强度更强。
中美考察队员合作首布冰基拖曳式浮标
通过中美两国的考察队员的合作,考察队首次利用雪龙船平台在加拿大海盆布放了3套深水冰拖曳浮标。这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历史上,中美双方合作布放的冰基拖曳式浮标。
浮标由浮体、800米电缆、冰下CTD(温盐深探测仪)和垂块组成。据该项目现场布放负责人李涛介绍,该冰基拖曳式浮标由美国著名研究所--伍兹霍尔(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研制,是当前世界上获取冰下海洋物理参数的最先进的方式之一。
据悉,该浮标可以在布放位置长时序地获得从冰底到冰下800米水深的物理海洋学剖面参数,将数据通过铱星发回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并在其网站公布供全球的科学家共享。目前该所已经在北极地区布放了四十多个此类浮标。
“利用这些冰浮标获得的数据,和我国在北极冰站上开展的其他研究手段相结合,可以解决北极表层的太平洋海水和中层的大西洋海水对北极海冰融化的作用和贡献等方面的科学问题。”李涛说。
首次在北极布放冰漂移浮标阵列
在北冰洋考察作业期间,考察队在自带的海豚直升机保障下,完成了国内首次海冰浮标(海冰温度链浮标、海冰漂移浮标)阵列布放,共布放4组。
浮标阵的布放,一般以“雪龙”船停船位置为中心,等距离四边形,在不同方位的浮冰上布放,同时在冰站上布放冰浮标,最终组成冰漂移浮标阵列。
据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雷瑞波介绍,建立冰漂移浮标阵是更详细、全面地了解海冰形变过程,研究北极海冰变化特点和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改变过去我国在北极地区布放单个、零散的冰浮标,观测单个海冰漂移轨迹的情况。
水下机器人北极再“行走”
水下机器人“北极ARV”是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开发,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极冰下自主与遥控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已两次参加北极科考。
考察队员曾俊宝介绍说,为了备航本次科考任务,课题组对机器人进行了适应性改造,目前的水下机器人体长1.07 米、宽0.65米、高0.92米,重约180公斤,体积和重量均减少了一半。同时,对它的推进器方位也进行了重新布置,增强了航行的机动性,使其在冰下航行更加灵活,更便于冰洞下潜与回收。
据了解,水下机器人将帮助科考人员获得利用传统设备在冰面无法获取的科学观测数据,包括冰下海冰物理特性和水文、光学特性的同步观测数据和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