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历:“雪龙”号穿越“咆哮西风带”

发布时间:2015-11-30 浏览:8116 次

11月27日,“雪龙”号在西风带海域航行。 11月28日晚间,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顺利穿越西风带,抵达南极浮冰区,向中山站进发。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摄

  新华网“雪龙”号11月29日电(记者朱基钗)经历了狂风巨浪的考验,搭载着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28日晚间顺利穿越西风带,抵达南极浮冰区,向中山站进发。记者随船亲历了“雪龙”号穿越“咆哮西风带”的全过程。
  严阵以待,迎接“咆哮西风带”
  22日晚间,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进行几天靠港补给后,“雪龙”号继续一路向南。一出发,科考队员就严阵以待,他们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咆哮西风带”就在前方。
  西风带位于南北纬40度至60度之间,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副极地低气压散发出来的气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风。在大约南纬45度至58度的纬度带上,因受气旋活动影响,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每月至少有7天。这里风大浪高流急,行船危险系数较高,因此被称为“咆哮西风带”或“魔鬼西风带”。
  此次科考队中山站站长汤永祥告诉记者,乘船漂泊于西风带,人将感受前后左右“筛筛子”一样的摇摆颠簸。他介绍,对于过西风带的晕船痛苦,早年中国极地科考队队员曾总结出一个形象的“十字诀”:“一言不发,双目无神,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
  为了尽量避开西风带的强气旋,保证航行安全,原定于24日从澳大利亚出发的“雪龙”号,提前到22日晚就起锚。
  科学应对,不必“谈虎色变”
  从20日船靠弗里曼特尔港开始,“雪龙”号六层气象室里的气氛就紧张起来。21日晚,科考队领队、“雪龙”号船长、气象预报员在此会商后,根据前方气旋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决定一路往南航行至气象条件稳定的高纬度冰区,然后再往西到达中山站。
  虽然大致航线已经确定,但海上风浪瞬息万变,依据现有气象预报数据对几天后的气旋运动轨迹进行预判存在变数,因此气象员一项关键任务就是要实时接收最新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作为航线随时调整的依据。
  这几天,随船气象员、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气象室的马静和陈志昆十分忙碌。每天早上6点,马静就要到气象室接收气象预报资料,进行整理、排序、对比,然后及时向船长汇报。而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数据,陈志昆晚上干脆睡在气象室,凌晨3点接收和分析最新数据。
  船长赵炎平则根据气象数据,用电脑进行航线设置和模拟推演,综合考虑风速风向、涌浪的大小方向和波长等多种元素,来制定最优航线。每天早上9点和晚上7点,气象室都会举行领队、船长、气象员的会商,分析和讨论航线。
  从穿越西风带的气象保障条件就可以折射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进步。马静说:“最早我们只能用传真机接收来自周边国家的气象传真图,整个南大洋就一张A4纸大小,非常粗略,只能判断个大概。”
  到上世纪90年代,“雪龙”号装载了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可以实时接收气象云图;近几年,借助海事卫星通讯设备,气象员可接收国内外多家主流预报机构的气象资料,分辨率和准确度又有了很大提高。
  “对于西风带,我们一方面决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没必要‘谈虎色变’。依靠先进的气象预报技术和科学的分析决策,可以保证‘雪龙’号安全穿越西风带,”赵炎平说。
  风浪过后,就是南极奇景
  事实证明,这是“雪龙”号一次比较成功的穿越西风带。尽管如此,不少科考队员还是经历了此行最强烈的晕船体验。
  从澳大利亚离港后,“雪龙”号遇到3米左右的涌浪,船身摇摆幅度并不大。但是队员们由于靠港期间,身体“放松了警惕”,躺下了一片。
  26日,行至副高压中心位置,迎来“风暴眼中的宁静”。上午竟能见到蓝天,船身也基本稳定。前两天晕船的队员稍微缓过神来,“消失”好几天后,也来食堂吃饭了。
  27日至28日,最终考验到来。“雪龙”号开始遭遇此行最大涌浪,涌浪最高达5米左右,房间里的东西出现“乾坤大挪移”,人在床上也如“烙饼”般翻来滚去,走路一脚超重,一脚失重。
  从位于“雪龙”号七层的驾驶台透过玻璃望去,风卷巨浪,迎面撞击“钢铁巨龙”,发出巨大而沉闷的声响,海水直接漫过前甲板,巨浪飞起十多米,没过前桅杆,向驾驶台迎面打来,前窗玻璃瞬间模糊,船身上下起伏,人像是坐着跷跷板,一下看到的是天,一下看到的是海……
  28日,队员们一觉醒来,“雪龙”号已行进至南纬58度,处于西风带边缘,风浪已经减小,船身基本恢复稳定。
  “快来看,冰山!”28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在南纬58度58分附近,“雪龙”号上用肉眼看到了第一座冰山,科考队员们一片兴奋。当天下午,又看见第二座、第三座冰山……
  这些从南极冰盖上分裂掉落、漂流而来的冰山,就像一份见面礼,仿佛那块冰封雪裹的神奇大陆,正向经历了“咆哮西风带”考验的勇士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