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南极考察质量“红线”,靠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2-25 浏览:2213 次

          南极与祖国万里之遥,现场作业环境艰苦,考察队员们都希望能够取得更多有价值的科考样品和数据,但大家来自不同单位、涉及多个学科,如何保证南极考察数据和科考成果的真实可靠?


       “在以往考察工作基础上,本次南极考察进一步完善、优化了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流程,使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细致、全面。”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常务副领队徐韧说, “考察队结合现场工作实际,编制了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成立了质量监督管理组织机构,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现场监督管理,严守质量红线。”

       “这是开展南极考察现场质量监督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徐韧说,为做好现场质量监督管理,考察队成立了由领队、首席科学家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在“雪龙”号、 “雪龙2”号、中山站、长城站设置了现场质量监督员,按照作业地点、学科专业设置了专业组现场质量负责人,在各实验室设置了实验室质量保障员。

        质量监督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徐韧表示,他们的工作任务主要分为“人、机、样、法、 环”共5方面:“人”是指检查考察人员是否按要求具有相关专业资格和能力确认;“机”是指检查计量仪器、标 准物质及相关试剂,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按要求进行计量检定、 校准、自校,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标准物质是否在使用有效期 内等;“样”是指检查样品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减少采样可能带来的误差;“法”是指检查科考过程中是否 按照技术规程规范执行,包括实验室管理规定、设备操作规程和调查作业的标准规范等;“环”是指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满足现场考察工作的需要。

        在考察现场,大到实验室、仪器设备,小到样品、数据,质量监 督要做到全覆盖。据徐韧介绍,在考察队出发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邀请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东海标准计量中心等单位专家,对质量监督员和全体科考队员开展了多次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监督管 理要求、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实施方案、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南极科学考察现场调查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现场数据和样品汇交管理要求、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量值溯源要求等。

        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张芳是“雪龙”号现场质量监督员,也是 我国南极考察首次设立的专职质量监督员。“上船以后,自己变成了一个 专门‘挑错’的人。”张芳告诉记者,她的主要职责是开展考察作业全过程 检查和外控样考核,做好检查和考核记录,撰写南极考察现场质量监督管理成效评估报告,组织考察站现场质量管理验收工作。

         每天早饭过后,张芳就要开始进行日常检查准备,科考作业有哪些环节、有谁参与、使用哪些设备?在确定好检查内容后,张芳会根据质量监督 管理现场实施方案提前制作好表格,逐一前往作业现场检查。

         实验室、艉甲板、舯部甲板是开展调查作业的主要场所。一旦发现作业环节或者仪器设备出现问题,张芳就会立刻提醒,确保作业质量。有一次,她 发现队员在采样时没有采集“密码样”。“密码样”是用来测定同一批样品数据准确度的重要参考,如果缺失就难以保证同批次样品质量。她立即督促队员改正,确保采集样品符合要求。

         张芳说:“考察前期,偶尔会出现外业工作记录表格没有及时填写、记录不规范等问题,但现在这样的事情很少了,这充分说明了队友们的质量管理意识不断提升。”

       “目前, ‘雪龙’号已完成阿蒙森海综合调查。我们通过质量监督发现,队员质量控制意识逐步提高,有效保障南极科考数据的可靠性,也为极地考察做好现场质 量监督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雪龙”号首席科学家潘建明说。

       “南极考察具有学科多、范围广以及现场环境恶劣等特点,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极地考察领域的标准,考察队在开展质量评价时缺乏参考,质量监督管理人才也相对缺失。”徐韧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让质量监督管理工 作在南极常态化、专业化。”

        (来源:观沧海 记者: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