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力量】武大人的冰雪情缘

发布时间:2018-05-15 浏览:5887 次

策划|统筹:肖珊  执行:吴霜  撰文:吴霜、李航  摄影:袁乐先、张卿川、李航

南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着地球上独特的时空奇观,造就出千姿百态的白色世界。在南极,海水是蓝色的天宇,冰山是列队的云絮,揭开一层神秘还是一层神秘,走进一片神奇还是一片神奇。那里没有红花绿草,更没有奔腾的大江河流,到处是千古荒岩,万古冰原。

南极,这块远离人类文明世界之外充满着神奇和魅力的白色大陆,曾有多少探险家和科学家,为探索它的奥秘前仆后继献出了生命。从十八世纪库克船长驾驶帆船首航南大洋到二十世纪初的阿蒙森、斯科特到达南极点……有多少英雄豪杰,不畏艰险,奔向南极!

1984年至今,中国共进行34次南极科学考察。34次冰雪征途,武汉大学没有一次缺席,是全国高校大学生参加南极科考时间最早、人数最多、成果最丰硕的高校。

 

“到了!到了!”421日,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热闹非凡,在岸上工作人员的注视和欢呼中,“雪龙号”披挂着欢庆凯旋的横幅缓缓靠岸,科考队员走下舷梯,码头上掌声雷动。

165天,335人,相比往年,这次考察时间尤其长,更创中国历次南极科考人数之最。在各国南极科考中,这么大的规模也不多见。”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

本次南极科考航段众多,复杂程度高,任务艰巨,成果丰硕。在这支英雄的队伍里,有两位武大人——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青年教师袁乐先、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卿川。至此,我校已派出150余人,参与中国每一次南极科考。

 

让“难言岛”不再沉默

这是袁乐先第二次参加南极科考,第一次是2012年。

袁乐先本次主要参与中山站的基础测绘,包括更新GNSS卫星观测站软硬件设施,增加能够同时接收GPS、北斗(BD)、GLONASS以及GALILEO四种导航数据的天宝NetR9型接收机;升级观测站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观测站网络改造等。

本次科考的重点和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袁乐先除了执行在中山站的任务,也参与了新站筹建。

罗斯海新站位于恩克斯堡岛,是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建成后将是“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

116日,袁乐先由中山站搭乘“雪龙号”前往恩克斯堡岛。“恩克斯堡岛的另一个名字是‘难言岛’。它的气候十分恶劣,难以用语言描述。”袁乐先说。

和它苦涩的名字一样,恩克斯堡岛给科考队员带来了“难言之险”:“雪龙号”遭遇海冰阻挡,破冰受挫,步履维艰。罗斯海的海冰变化极快,被困在茫茫大海上,“雪龙号”渺小得像一叶扁舟。

克服保障设施缺乏、持续的狂风大雪,强紫外线、巨石冻土等困难,科考队员在恩克斯堡岛上各施所能。袁乐先参与了大洋考察、测量了海冰厚度和积雪密度。“雪龙号”对罗斯海特拉诺瓦湾的地形地貌测量测线总计近1700公里,覆盖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考察队完成从新建站向外海近100公里范围内的海底精密勘测。这些数据“说”出了难言岛的秘密,为新站建设奠定基础。

“本次获取的资料基本摸清了新站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为未来新站海洋实验室建设、南极海域海底观测网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我国对南极海洋的立体观测能力。”杨惠根评价道。

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大红色的临建设施和“CHINA”的喷绘熠熠生辉。袁乐先打开卫星地图,恩克斯堡岛并非一片荒原: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展开科研竞争了。“新站建成后,我国在这个区域的科研就有了基础和平台,依托它,我们将有更多的探索和发现。”

 

极光下描绘大地轮廓

“刚到南极时,一切都是新鲜的,蓝白世界确实很美。时间长了后,对南极的体会就不再停留在外表,而是苦乐参半。”张卿川随第33次科考队出征,执行越冬任务,负责中山站常年GNSS跟踪站观测和验潮,在南极连续工作超过13个月,跟随第34次科考队回国。

张卿川踏上南极大陆时是夏季,气候条件比较好,温度相对较高,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岩石,这与张卿川想象中千里冰封的场景不同。然而,当冬季降临,南极露出了残酷的真面目——暗无天日的极夜、-40℃的低温、超过40m/s的狂风……

“刮风时,连建筑物都会晃动。但大风会带来暖湿气流,会暖和一点点;没风时气温骤降,空气都像要冻上了,呼吸难受。”张卿川说。

前往工作地点的路面积雪覆盖,要花数倍于以前的时间才能抵达;走在看似平静的冰面上,不留神就会被危险的潮汐缝吞噬……张卿川和队友结伴而行,每次出门都像冒险。即使这样,每周维护仪器、到海冰上采样、每月两次的GPS海冰观测等,风雪无阻从不耽误。

仪器、设施的金属部分在极寒中冻得像刀刃一样,稍微触碰,手就感到刺骨的疼。但是,戴厚手套无法进行拧螺丝等操作。张卿川和队友们便戴着方便工作的薄手套,风吹冰冻,没一会儿手冻僵了,伸进衣服里暖一暖再继续。

极夜昼夜难分,大家作息一度紊乱,有时只能睡着一会儿;越冬后期新鲜果蔬缺乏,苹果皱巴巴的,青菜干得像纸。乐观的张卿川记忆更深刻的还是南极带给他的惊喜:一大群帝企鹅来到中山站区“围观”他们工作;去工作的路上,路边的海豹在睡大觉,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它睡觉的姿势没变过;纯净的夜空中,绚丽的极光像女神的幔帐飘舞……张卿川用相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画面,他说,还是亲眼看到更加震撼。

“在南极生活的这一年,是我非常感激、终生难忘的一年。”张卿川说。

 

那些考验与友谊

平时工作生活中意料不到的情况,在南极可能会变成考验。比如说,在国内不用担心停电;在南极,发电机会出故障,供电设备需要专人守护。

在南极的日子里,袁乐先和张卿川收获了珍贵的回忆和友谊。中国科考队与邻近的俄罗斯、印度科考队甚是亲近友好,中国科考队会去俄罗斯站体验桑拿,他们会过来借东西,有时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还架起自制的球门踢球赛。

仲冬节,南极极夜的中间,也是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黑夜的时间就越来越短。这一天,中国科考队邀请俄罗斯、印度科考队员来中山站联欢。印度站的队员担心海冰没有完全冻上,不敢开车过来,于是中国和俄罗斯科考队员们开车过去,把印度队员们接过来。大家狂欢,互送祝福,送走极夜,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

“南极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广阔的南极工作生活后,人的思想也会变开阔。”张卿川回到喧闹而熟悉的城市后,有时会突然想起南极,想起在万籁俱寂的冰原上行走或发呆的日子。

 

一代接一代的特殊课堂

1984年,在“把五星红旗插上南极大地”的热血宣言下,我国派出第一支南极科考队,我校鄂栋臣教授随队,开启了一路向南的征程。

30多年,薪火相传,一代代武大科考队员踏上这片白色大陆,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并进行精确测量、建立大地测量基准、地理信息系统、命名300多个南极地名……他们的经历鼓舞着一位位怀揣“南极梦”的后辈,他们的努力与成果成为后来者持续研究、获得突破的基石。

1994年,武大南极科考首次派出博士研究生,一届接一届,延续至今。曾参与第32次南极科考的肖驰读本科时,课堂上听老师讲述南极经历后深受鼓舞, “我想去南极。”保研时,肖驰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了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曾参与第31次和32次南极科考的李航,在南极驻守15个月,科考之余,热爱摄影的他用相机拍下10万张照片,记录极光、冰原、星空。其中一张名为“Space from the Antarctic”(《南极空间》)的作品,刊登在4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此前,李航的天文摄影作品曾多次被美国宇航局NASA采用,并在英国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展出,还曾获2016年首届全国延时摄影大赛金奖。他多次在《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天文》等杂志上发表专题文章。

对心中所爱的坚持,对真理的孜孜以求,对祖国的拳拳热爱,激励着武大人一路向南,追寻在世界尽头的星辰大海。

 

>>>武汉大学南极科考成果(1984-2017年)

Ø 1984-1985年,我国首次派出考察队前往南极,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鄂栋臣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基地——长城站,拉开了武大师生参与国家南极科考的序幕。

Ø 1985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测绘成果”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Ø 1988-1989年,鄂栋臣、徐绍铨参与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考基地——中山站。

Ø 1991年,经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发文批准,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设立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Ø 1995年,武汉大学博士生万幼川首次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南极科学考察。

Ø 1996年,博士生王泽民参加SCAR GPS国际联测;硕士生赵建虎参加我国第一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Ø 1997年,“南极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和遥感成图研究”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Ø 1998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九五”期间,《南极现代测绘与遥感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Ø 1998-1999年,硕士研究生王甫红成为武汉大学第一个在南极执行越冬任务的大学生,在中山站建立了第一个南极GPS常年观测站。、

Ø 2000年,被称为“极地上的一朵红梅”的博士生周春霞,成为湖北省第一位参加南极科考的女性。

Ø 2002年,鄂栋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Ø 2004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武汉大学签订协议书,将武汉大学列为我国极地考察支撑条件建设单位;“3S技术集成在极地冰貌环境与地壳动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Ø 2005年,博士生张胜凯和12名队友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将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和武汉大学的旗帜插在了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方;《南极洲全图》获国际制图协会杰出地图作品奖。

Ø 2008年,在中山站建立我国第一个境外北斗导航卫星跟踪站。

Ø 2008-2009年,张胜凯博士参加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昆仑站。

Ø 2009年,博士生黄继锋、路志越在南极中山站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永久性验潮站。

Ø 2009年,博士生艾松涛开发建立了“雪龙在线”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 雪龙号”破冰船的船岸信息互动。

Ø 2010年,“极地基础测绘与冰雪环境动态过程研究”获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Ø 2012年,杨元德第三次赴南极,在昆仑站建立第一个冰川运动监测GPS卫星常年跟踪站。

Ø 2013-2014年,博士生墙强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在距中山站520公里的内陆冰盖,参与建立了我国第四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4643版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