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冰川考察:优秀队员感悟(二)

发布时间:2022-09-18 浏览:1822 次

       2022年暑期已经过去,8月的冰川考察活动是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联合玉龙雪山站举办的首次暑期冰川考察活动。此次活动中,考察队员们踊跃参与各项考察环节,积极思考,善于总结。队员们感悟颇多,更有队员将本次考察活动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做了简短的研究小结。


刘多多:

       2022 年8月,我很荣幸被选为暑期冰川考察队的一员,前往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考察。
       在老师们的带领和讲解下,我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冰川真貌,并逐步了解了冰川的形成过程。老师们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给我们讲解知识的同时穿插着有趣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科研工作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严谨,却又可爱、充满生机。
       在攀登冰川的过程中,空气含氧量低,路上全是山石。我背着不足五斤的包已是气喘吁吁,很难想象以往考察人员背着无人机、气象站设备上山时是一种怎样的艰辛和不易。我恍然大悟,有很多的人为了科研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身上吃苦耐劳、为科研奉献的精神,值得我敬佩与学习。
       这次考察活动让我看到了冰川考察过去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什么,也让我看到了未来能做什么,让我看到了科研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科研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我的身边,渗透进我的生活,也等待着每一个有志之士早日投身于此,努力奋斗不负青春年华。
 

远眺冰川
肖可妍:

       这次暑期冰川考察活动带给我的感触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冰川本身的奇妙,另一方面来自于冰川人的热爱与坚持。
       在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相关冰川研究成果。我们可通过观察冰川近年来的冰温、冰流速、冰裂隙变化推测冰川变化过程,与过去的冰川进行跨越时空对话;也可运用科研成果推动社会的发展。冰川研究既有探索的浪漫,又有扎根实地的成效。
冰川考察过程中老师们言传身教,为我们解答疑惑、科普知识。走到每个地方,老师总能进行讲解,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正是老师们的倾囊相授滋养了无数后辈科研工作者,让冰川研究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一代代冰川人的探索与守护成就了现代冰川研究。几百斤重的仪器和设备要人力往冰川上抬;数据观测天时地利缺一不可,很多次失败堆砌才能得到一个可用的数据。冰川研究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冰川研究者们的坚持不懈,更离不开他们排除万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冰川边缘冰形态

蔡祎:

       玉龙雪山,于纳西族是世代的守护神,于丽江市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于游客是壮丽的自然风光,于科研人员是典型的研究对象。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色站在不同角度对玉龙雪山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亲近、爱护之心却是殊途同归的。通过这次暑期冰川考察活动,我对玉龙雪山的科学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冰冻圈科研人员野外作业的艰辛与不易。

       在与玉龙雪山站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作为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对气候变化有敏感响应,近年来高程有明显下降。为了科学保护雪山,观测人员在冰川上埋设花杆、定期采样,有时也会采样人工降雪的方式减缓冰川消融。我们上山考察时轻装上阵、天气晴朗,依然因为轻微高反而行进较慢,可想而知科研人员扛着仪器在冰面作业有多不容易。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到,作为南极人、测绘人,我们更应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方面要勇于直面恶劣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完善自动化的观测仪器,为相关研究添砖加瓦。


考察队到达冰面

王雅君:

       本人一直从事于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地貌的研究,研究方向是近海动力学与泥沙运动力学,通过为期三天的玉龙雪山实地考察,我深刻认识到了全新的冰川地貌。河口作为河流下游与海洋的交汇处,其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冰川作为河流发源地,与河流上游密切相关,也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高寒冰川—流域—海洋的模式转变,这对于地学研究展开了更为丰富的眼界和思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世界上大部分山区的冰川正在消退,这会导致以冰川、积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的大型河流上游的径流量增加,从而更多岩石、土壤机械剥蚀产生的碎屑等物质被活跃的冰川或融水运输到河流的下游,对河流下游的河势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冰川—流域—海洋的稳态转变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这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白水河
 
       显然,第一期暑期冰川考察活动让队员们受益良多,有对自然的感悟,有对科考精神的感叹,有对科研的思考,更多的是通过此次考察活动找寻到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平衡点,让队员们激发对科研的热情,对科考的向往。
       明年暑期,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计划举办第二期暑期冰川考察活动。
       明年暑期,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