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中对学校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所作贡献进行了高度肯定,并希望学校广大师生“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了赓续弘扬南极精神,并给有志于从事冰冻圈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冰川现场考察机会,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和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同举办天山冰川科学考察活动,组织师生于7月16日赴新疆天山冰川站考察。
考察队与天山冰川站专家学者于站前合影
天山冰川站学术站长李忠勤研究员对考察队的到来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天山冰川站的发展历程、冰川的变化过程与机理、模拟预测冰川变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对冰川厚度观测、物质平衡观测、冰川气象观测、冰雪过程观测和冰川运动速度观测等进行了阐释,并对考察队员们的提问给出了专业、清晰的解答。
李忠勤研究员介绍天山冰川站
考察队在完成冰川实地考察专业培训后,赴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开展了实地考察。1号冰川是世界上观测时间超过50年的少数几条冰川之一,并且是国际冰川监测网络中唯一的中国参照冰川。
考察队从冰川站出发,经过盘山公路后抵达天格尔山,到达乌河之源。大家翻越碎石堆积的山坡,涉过冰冷刺骨的奔腾溪水,登上1号冰川东支。由于长期的消融,1号冰川在1993年分割为东、西两支。在考察过程中,队员们近距离参观学习了多种冰川观测仪器。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春霞教授在实地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专业课”,耐心地为考察队员讲解了这些仪器的用法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