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猎杀北极熊?

发布时间:2008-04-25 浏览:23868 次

人们为什么猎杀北极熊?

    北极熊浑身都是宝,它毛皮价格昂贵,现在一张熊皮的价格就卖几千美元,用熊皮制成的地毯,是昂贵、豪华的装饰品。在北极,熊皮是当地居民的常用物品。在挪威,活捉的北极熊是献给国王和王后的贡品。生气功勃的北极熊,特别是幼熊,在动物园和马戏团总是受人欢迎的。北极熊的肉很鲜美,但肝脏因含有过量的维生素A,却是有毒的。

    北极熊是人们在北极地区的一种主要猎捕对象,仅用枪就可以将熊置于死地。因纽特(爱斯基摩)人用狗和火枪更是可以轻易地杀死成年的北极熊。由于商业性的狂杀滥捕,其数量已经大大减少。现在,环北极国家设置保护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保护北极熊不被过量捕杀,只有因纽特(爱斯基摩)猎人每人每年可以捕杀一只北极熊。

 

北极熊分布在什么范围?

    北极熊分布于整个北冰洋及其岛屿、亚洲和美洲大陆与其相邻的沿岸,也就是说,几乎北极的所有地方,甚至在北极中心,都能见到北极熊。北极熊的诞生地,大部分是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东部、格陵兰的东北和西部、加拿大北极群岛的东部岛屿、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特别是弗兰格尔岛。北极地区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一年四季都有北极熊出没。不过在严冬季节则很少见到。冬季,北极熊一般在雪窝里休眠,直到来年春季二、三月才出来活动。三、四、五这几个月,北极照活动频繁。目前北极熊的数量大约是2万只,也就是说,平均每七百平方千米的冰面上有一只北极熊。

 

北极熊吃什么?

    北极熊为食肉性动物,主食海豹、鸟卵、幼海象、各种海生动物以及搁浅的鲸的腐肉等。在某些地区它们的食物也包括植物,甚至居民点的垃圾。在浮冰上,北极熊常以惊人的耐力整天地守在海豹的冰洞旁等候海豹露头换气,它和雪堆一样一动不动,并会把它那黑鼻子用熊掌遮住,只要海豹豹稍一露头,便能立刻将海豹捉住。

    北极熊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它那敏锐的鼻子能在约3千米以外闻到烧海豹脂肪发出的气味。北极熊常常偷偷地溜到北极科学站的营地中去,有时甚至进入了帐篷内或跑到厨房和仓库中去翻寻食物。有时北极熊对科学站上人们的活动感兴趣,常跟在后面或躺在远处,观看人们的工作。而北极的土著居民和科学家却从不敢对北极熊掉以轻心,因为北极熊有能力轻易地杀死一个成年人,北极地区北极熊吃人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旅鼠为什么进行“死亡之旅”?

    在北极动物中,最令人费解的动物就是旅鼠。人们曾发现,一群又一群的旅鼠从岸边往海里游去,游在前面的,精疲力竭后溺死海中,紧跟其后的全然不顾,继续前进,最后,数以万计的旅鼠尸体在海面上漂浮,这就是所谓的旅鼠“死亡之旅”。

    旅鼠是一种以植物根为食的类似老鼠的小动物,比普通老鼠小一点,是北极苔原上肉食鸟类和兽类的主要食物,繁殖率极高。旅鼠数量增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且整个冻土带动物界的面貌也随着这个周期而发生着变化。通常,每隔24年,旅鼠数量急剧增加一次。以旅鼠为主食的动物,例如北极狐,在旅鼠数量增加时,它们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旅鼠数量减少时,它们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自然界中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旅鼠的迁移。当旅鼠数量急剧增加,几乎所有的旅鼠都突然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显示出强烈的迁移意识,沿着一定方向进发,星夜兼程。当找到适合它们定居的地方,就各奔东西,另安新家。偶尔也能出现上述的“死亡之旅”现象。旅鼠迁移过程中给寂静的冻土带带来热闹非凡而惨不忍睹的场面,这也正是北极狼、北极狐以及各种北极鸟类大炮口福的好机会。

 

为什么北极兔被称为“雪鞋兔”?

    北极兔的体型比家兔大,身体肥胖,耳朵和后肢比较小,当然, “兔子尾巴长不了”是所有兔子的共同特征。北极兔肉味鲜美,毛皮珍贵,因此也成了人们猎取的对象,其数量本来就不多,所以现在就更少了。到北极苔原考察的人员,见到它的次数也非常有限。

    生活在北美洲北极地区的北极兔,因蹄子很大,人们就叫它雪鞋兔。它的蹄子不但大,而且脚底下还长着长毛,这样有助于减少压强,即使在雪地上奔跑,也不大容易陷进雪里。这种兔子有它生存的绝招,即能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改变自身的颜色:春夏秋三季为灰褐色,一到冬季则变为雪白色,使敌人难以发现它。它蓬松的绒毛能形成一层绝缘层,以有效地防止热量的散失,这对它度过北极严寒的季节至关重要。

 

北极驯鹿为什么被称为雪路先锋?

    北极驯鹿又名北方鹿,并非驯养之鹿。驯鹿区别于世界上其他鹿种的最大特点是,雄鹿和雌鹿都长着树枝般的角。驯鹿的名字是从印第安语“克萨里布”演变而来,其意为“雪路先锋”。这个名起得非常恰当,因为它强壮而灵活的四肢及那坚硬而宽大的四蹄,使它不仅在雪地上行进自如,也能从1米深的坚硬雪里刨出食物。

    驯鹿大规模的迁徙实在令人惊叹。它们常常长途跋涉500700千米,甚至上千千米,这一点完全可以与候鸟媲美。而它的最惊人之处,是顽强的耐寒能力、从厚而坚实的雪下觅食以及在雪地、泥泞的沼泽地上行走奔跑自如的本领。驯鹿的冬毛浓密且细,毛干充满空气,所以又长又脆;而绒毛间也饱含空气,因而既柔软又卷曲,这样,驯鹿好似身着“双层皮袄”。鹿毛厚密能抵御寒风的袭击,而毛里充足的空气,使它具有良好的浮力。因此,驯鹿能轻而易举地穿江渡河。

    驯鹿主要以冻土带的植物为食。夏天,它们吃青草、树叶和鲜蘑;冬天,扒开积雪寻找地衣和苔藓吃。然而,它也不放过捕捉旅鼠的机会;遇到鸟巢时,也会把鸟蛋及幼雏一扫而光。在寒冷漫长的极夜里,驯鹿仿效南极企鹅的方式,紧紧挤在一起,越过寒冷的冬季,等待春天的到来。

 

鸟类的飞行冠军是谁?

    鸟类的飞行冠军是北极燕鸥。北极燕鸥看上去小巧,但却矫健有力,具有非凡的飞行能力,它们在北极地区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地区去越冬,每年在地球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达数万千米。

    燕鸥总是在南北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的夏天太阳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而且,它们的生命力也非常强。例如,1970年,有人捉到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34岁了,由此算来,它的一生中至少飞行了150多万千米。

    北极燕鸥不仅飞行能力非凡,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聚集成群更是如虎添翼。喜欢偷吃北极燕鸥蛋和幼雏的小动物,甚至北极的霸主北极熊在北极燕鸥群的面前,也经常畏缩不前,望而却步。

 

海象的长牙是干什么用的?

    北极海象喜欢群居,身长可达5米,体重可达15吨。它的躯体呈圆筒状,皮肤又厚又皱,脑袋扁平而前探,脸上长满刷子般的硬胡须。最让人注意的是从嘴角长出两只长牙,长达7080厘米,重约4千克。

    长牙既是海象攀登浮冰或山崖的工具,也是与对手格斗的武器,但其主要用途是用来挖掘海底,获取食物。海象在捕食时,首先吸足气,然后垂直潜入海底,接着就用长牙耕地,耕完二三米后,便把耕出的蛤用它宽大灵活的前鳍集中在一起,在上浮的同时,双掌不停地搓揉,把蛤壳搓得粉碎。当海象松开“双手”时,蛤肉和蛤壳的碎末开始下沉,因其比重不同,蛤肉比碎壳下沉慢。海象又潜入水下,张大嘴捕食那些蛤肉。因此,称海象为海底耕耘者再恰当不过了。

 

北极海豹有哪些习性?

北极海豹的身体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狗,全身披毛,前肢短于后肢。海豹有时在海里游泳,有时又成群结队地到岸上休息。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速度每小时可达27千米。同时,又善长潜水,一般可达100米深左右,约20分钟。海豹的天敌是北极熊。

    海豹为典型的“一夫多妻制”繁殖类型。在发情期,雄海豹便开始追逐雌海豹,一头雌海豹后面往往跟着几头雄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中挑选一头。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情场的残酷争斗。战斗结束后,胜利者便和雌海豹一起下水,在水中交配。雄海豹拥有妻室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体质状况,年轻体壮者往往“妻室”较多。怀孕期满的雌海豹,爬到陆地或冰上产仔,每天及时喂奶,精心照料。当发现险情时,它先将小海豹迅速推入水中,然后自己随之潜水而逃。有时,来不及推小海豹下水,它就将身体向空中一跃,用身体重量将冰砸破,母子趁机一起逃走。

 

因纽特(爱斯基摩)人怎样捕捉海豹?

    北极的因纽特人捕捉海豹很有办法。夏天,他们划着皮艇,带上海豹叉或带刺梭标、网、绳子或枪等工具,到海豹经常出没的海域,用叉和网相结合的方法猎捕海豹。冬天,爱斯基摩人则是通过寻找海豹的呼吸孔来猎取海豹。当海面结冰,海豹为了呼吸就用牙齿自下而上把冰层凿出一个小洞,以便按时伸出头来呼吸。因纽特人找到呼吸孔时,就在不远处安放一张大白布,将自己隐藏起来,守株待兔,静静地在刺骨的寒风中呆几小时,甚至一天。当发现海豹露头时,他们就迅速投出鱼叉或用枪瞄准射击。有时,他们还用下网的方法捕海豹,就是在两个呼吸孔之间打个洞,把长4米,宽l米的网放下,在海豹上浮吸气,不小心碰到网时,网就能把它缠住,越挣扎网就缠得越紧,直到它不能动弹为止。

 

北极最重要的经济鱼类是哪一个?

    北极最重要的经济鱼类是北极鳕鱼,鳕鱼是一种中小型鱼类,最大体长可达36厘米,分布于整个北极海域,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夏天主要生活于巴伦支海的冰缘带,其幼鱼以小型浮漂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随着年龄增长,它所摄食的浮游生物个体逐渐由小到大,并部分地捕食小型鱼类。

    每年到9月份,北极鳕鱼开始向西南方向迁移,在冬季进行产卵,产卵数900018000粒。由于水温低,所以孵化期长,一般为45个月。北极鳕鱼生长速度缓慢,但就其寒冷的环境看也算神速了。冬季,北极鲤鱼的肝脏约占体重的10%,其中含50%有价值的脂肪,所以北极鳕鱼成了海豹、鲸和鸟类的重要摄食对象,而且许多冰上和陆地动物如北极熊、北极狐等也常到海岸边寻觅在泅游途中被暴风吹到岸边的北极鳕鱼,以弥补食物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