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极地测绘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是我国极地测绘领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武汉大学和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聚焦极地测绘领域,融合海洋学、测绘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重点在极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极地冰雪环境遥感理论和技术、数字极地地理信息基础框架建设、极地测绘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索。实验室是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基地,是极地测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构,是国家极地科学考察的测绘保障支撑平台,是代表国家进行极地测绘与地理信息共享、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的窗口。

        实验室根据自身特色和定位,遵循适度发展规模的总体思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拓展研究方向。目前实验室设立的研究室有:极地大地测量研究室、极地遥感应用研究室、极地制图与地理信息研究室、极地固体地球物理研究室、技术应用与开发研究室、极地战略研究室。

        实验室成立以来,围绕我国极地考察的国家需求和极地测绘科学研究的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发挥武汉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和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测绘工程实践优势,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宗旨,齐心协力,务实求真,勇于创新,将产、学、研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这一特色学科,使实验室成为我国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平台。实验室在极地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高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测绘工程奖和优秀地图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