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进入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工作者:1951年夏天,武汉测绘学院高时浏到达地球北磁极(北纬71°,西经96°),从事地磁测量工作。

  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新华社记者李楠。1958年11月12日,李楠作为中国驻苏联新闻记者,乘坐“伊尔14”飞机,从莫斯科出发,飞行1.3万公里,先后在苏联北极第七号浮冰站(北纬86°38’,西经64°24’)和北极点着陆,完成了北极考察,并于1961年出版了他的《北极游记》。

  1991年8月3日~9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叶新教授邀请,参加了北极浮冰考察,在北纬80°10.8’,东经30°0.5’的浮冰上,连续进行大气物理观测7天,并首次展开了中国五星红旗。

  1991年,国家南极考察办公室派出国晓岗、张福刚等赴加拿大考察拟进行的中国北极考察路线,提出从加雷索鲁特市出发到北极点的计划;派出陶丽娜赴美国学习北极考察的经验和管理。卫梦华赴美国阿拉斯加州巴罗市考察。

  1993年4月8日,香港记者李乐诗女士乘加拿大飞机到达北极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女性,并在北极点上首先开中国五星红旗。

  1992年开始,国家海洋局二所与德国极地研究所基尔大学和布莱梅大学合作开展了为期5年的北极海洋生态科学考察,对北极生态系结构和北极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进行研究。

  199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了中国北极考察筹备组,派出沈爱民、卫梦华和李乐诗3人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入北极地区考察;

  1993年5月~6月,高登义赴北极地区进行“地球三极地区在全球环境变化作用”的研究。

  1994年1月~2月国家测绘局周良主任赴芬兰北极拉普兰地区进行卫星全球地位系统技术(GPS)考察。

  1994年4月~5月和8月~9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祝茜博士赴美国阿拉斯加州巴罗等地进行北极露脊鲸考察。

  1994年8月~9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张青松教授和中科院兰州冻土研究所侯书贵博士赴美阿拉斯加的北极地区进行气候与环境变化考察。

1995年3月~6月,徐力群夫妇自费赴北极考察,进行爱斯基摩人和鄂伦春族的文化对比研究。

  1995年4月~5月,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国北极考察队,在南德集团的赞助下,卫梦华、李栓科等7人乘机到达加拿大以北的北纬88°附近,然后徒步滑雪或乘雪橇向北极点进军,沿途进行大气,冰雪等考察,于5月6日上午10时55分,首次完成了中国人自己组织的由企业赞助的北极点考察。

  1997年8~9月,中科院大气所曲绍厚、高登义和气科院卞林根等三人,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赞助,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和斯瓦尔巴德极地大学叶新教授等合作,乘挪威“Lance” 考察船,使用TMT(XULIUSHI 系留式气象塔),超声风速温度仪和辐射仪等观测系统在斯瓦尔巴德群岛不同下垫面(浮冰区、开阔海域和陆地等)进行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等观测。

  1998年5月,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陈立奇、王勇和中国极地研究所颜其德赴斯瓦巴德岛(北纬80度),考察该岛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基地和探讨建立科学考察站以及国际科学合作的可行性。

  1998年7月~8月,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陈炳鑫任团长、陈立奇、袁绍宏、陶丽娜组成的北极考察团,乘坐俄核动力破冰船“苏维埃联盟”号从俄北极城市罗尔曼斯克市出发,经新地岛和约瑟夫法兰兹群岛进入北极点,考察了北极地区海冰区、周围岛屿自然环境以及北冰洋航线和破冰实践,为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的选择和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999年4月, 国家代表陈立奇、中国极地所董兆乾、中科院资环局刘健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彭鹏参加了北极科学论坛和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年会,会上报告了中国首次北极考察计划。

  1999年7月1日~9月9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71天,总航程14180海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预定科学考察任务。这次考察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样品、数据资料等,其中包括北冰洋3000米深海底的沉积物和3100米高空大气探测资源数据及样品;最大水深达3950米的水文综合数据;5.19米长的沉积物岩芯以及大量的冰芯、表层雪样、浮游生物、海水样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