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冰盖之巅”钻取深冰芯,是我国南极昆仑站主要科学考察任务之一。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极地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深冰芯钻探系统,24日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成功进行了钻冰试验。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新西兰一名妇女在海滩遛狗时,发现了一只不该出现在那里的“天外来客”——一只来自南极的企鹅,正在海滩边“晃荡”。
国家海洋局官员表示,为解决目前一条破冰船难于同期实施南、北两极海洋多学科综合调查能力的矛盾,中国力争在2013年投入使用新建破冰船,与“雪龙”船组成一支南、北极海洋科学考察破冰船队。
当地时间6月15日晚23:20分(北京时间16日凌晨02:20)左右发生的月全食,在南极中山站上空同样可以观测到。在中山站的越冬队员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拍摄到了这一壮观景象。
在南极洲里塞-拉森(Riiser Larsen) 冰原上拍摄到大量皇企鹅附身低头,集体悼念死亡幼仔的画面。从照片上看,可以感受到它们对小企鹅的死感到非常悲伤。
由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东华大学、正修科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台湾南极科学考察团队19日在高雄召开记者会,公布了他们2009年至2011年间参与大陆南极科考的成果。
在遥远的南极也有“龟山”与“蛇山”。记者12日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获悉,在充分考虑南极地名命名的国际性、科学性、政治性、标准化等前提下,目前由中国测绘专家命名的南极地名已有300多条。
2010年11月11日,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搭乘雪龙船从深圳奔赴南极,2011年4月1日返回上海,历时142天,完成了深圳盐田港——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中山站——澳大利亚凯西站——中山站——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上海基地码头航线的航行任务,总航程约2万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