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次出征,续写南极故事

发布时间:2012-10-25 浏览:9550 次

 

武大南极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刘珏,谢苏锐,杜玉军,刘建军,何昉(已毕业).JPG
验潮零点测量-杜玉军.jpg
中俄雪地足球赛.jpg
“我们将从北半球出发,跨越赤道,前往地球的最南端。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我们已做好准备。”10月22日,在武汉大学大学生南极科考精神座谈暨第29次南极科考出征仪式上,2011级硕士生袁乐先发表感言。
我校7名师生将出征南极科考,他们是:王泽民教授、丁煌教授、彭芳副教授、杨元德讲师、刘婷婷讲师以及博士后柯灏、硕士研究生袁乐先。据计划,他们将于11月5日出发,2013年4月上旬返回;其中,袁乐先将在南极越冬,历时一年半。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传中,副校长、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李斐出席座谈会,与师生一起聆听“武大人的南极故事”。
我校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考至今,已参加了28次南极科学考察,学生参加南极科考17次36人次,其中1/3学生获得了国家海洋局颁发的“优秀科学考察队员”称号,在中国高校中学生参加南极科考最早、人数最多。
“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少次强撑身体奋力前行,只为将中国人的足迹印上这片洁白的圣地。”曾3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的张胜凯副教授讲述他的科考经历时豪情满怀。2005年1月18日下午3时,当时还是博士生的张胜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并精确确定了Dome A的位置。
“南极,对我来说是个美妙而沉重的字眼。”张胜凯坦言。美妙,是因为南极人迹罕至,有原始的冰川、美丽的企鹅;沉重,是因为南极环境极端恶劣,有无法想象的寒冷,极其严重的辐射,不可预知的危险和关系生死存亡的经历,但“它带给我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快乐”。
亲历南极长达9个月的越冬期,对测绘学院2010级博士杜玉军而言,“是一次身心的涅槃重生”。频繁的暴风雪令人寸步难行,队员们宁可吃方便面,也不愿到离营地50米外的食堂就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玉军每天去站区500米外的山岭上,采集数据和检查设备,维护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境外的第一个跟踪站——中山站北斗卫星跟踪站的连续正常运行。
曾在南极科考18个月的黄继锋博士,回忆了导师鄂栋臣的南极“小插曲”。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科考条件十分艰辛。当时,队员们只能裹着鸭绒睡袋,席地睡在常被风雪掀翻的塑料帐篷里。一天清晨,一名央视随团记者走进帐篷,无意中踩着了一堆厚厚白雪,扒开后竟发现雪下还睡着一个人——鄂栋臣。大家就这样卧冰浴雪,测绘出了我国长城站第一幅南极地图,将无名山川和湖泊打上深深的“中国印”。
“我校大学生南极科考团队展现了武大人的风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武大学子的南极科考精神。”王传中高度肯定了我校大学生南极科考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展现的精神风貌。
李斐为参加第29次南极科考的师生授旗,祝愿他们圆满完成科考任务,早日凯旋。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