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鹰601”于10时35分从内陆冰盖机场起飞,经过1小时50分钟的飞行,抵达520公里之外的泰山站。抵达泰山站后,飞机将对格罗夫山区域展开科学调查试验。
近日,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极地全地形车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地区成功进行实地试验。该款极地全地形车针对南极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是一款全地形水陆两用多功能车,将满足中山站周边地区的物资人员运输、科学考察、应急救援等多项功能需求
各有关单位:2016年度黄河站考察自然科学类项目自由申报工作已于11月完成,共申报项目23项。经初审,19项项目符合申报指南有关规定
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18分,在位于中山站东南10公里处的内陆出发基地,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领队秦为稼向两支内陆队昆仑站队和格罗夫山队宣布出征令,38名科考队员兵分两路向南极内陆进发。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厅(室),国家海洋局所属单位
12月7日,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机场成功试飞。固定翼飞机在南极考察,同时可搭载多种科学观测设备,是高效的科研平台。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南极拥有集快速运输、应急救援和航空科学调查于一体的多功能固定翼飞机。图为中国科考队员登上“雪鹰601”。
12月4日 “雪龙”带来祖国的慰问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孙波(左)向中山站越冬队员王刚毅表示慰问(12月3日摄)。 12月3日,“雪龙”号抵达距离中山站25公里的南极普里兹湾陆缘冰区。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领导成员乘坐直升机先期来到中山站,向留守在中山站的18名越冬队员表示慰问
经历了狂风巨浪的考验,搭载着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28日晚间顺利穿越西风带,抵达南极浮冰区,向中山站进发。记者随船亲历了“雪龙”号穿越“咆哮西风带”的全过程。
11月29日,“雪龙”号在南极浮冰区航行。 11月28日晚间,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顺利穿越西风带,抵达南极浮冰区,向中山站进发。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