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我国极地活动能力、业务能力、治理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初步达到世界极地强国水平。
来自30个国家的50多名研究人员将展开人类历史上首次环南极洲科学考察,一次性走遍南极大陆及南极洲所有主要岛屿,以期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南大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历时78天,累计总航程13000多海里,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于9月26日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融前往码头迎接考察队凯旋并听取总结汇报。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已经顺利完成了全部科考任务,即将返回祖国的怀抱。从7月18日抵达第一个作业站位,到9月11日完成所有任务,考察队在54天内共进行了84个海洋综合站位作业,其中在北冰洋区域完成了59个站位,最北到达北纬82度53分。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日前完成全部科考任务,搭乘“雪龙”船启程返航。 从7月18日抵达第一个作业站位起,考察队在54天内共完成84个海洋综合站位作业,其中在北冰洋区域完成59个站位作业,最北到达北纬82度53分。
俄罗斯月球计划总经理谢尔盖·列梅舍夫斯基在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表示,月球计划“Luna Glob"的第一艘探测器将在2019年年起飞向月球。
8月22至23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率团访问北极黄河站,出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北极黄河站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开通启用仪式,调研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北极科考应用服务工作。
近日,11名中方科考队员登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所属的“拉夫任捷耶夫院士”号远洋调查船,开启中俄首次北极联合科考。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进入俄罗斯所属的北冰洋专属经济区进行考察,标志着中俄双方在北极海洋领域的合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20日结束了全部六个短期冰站和一个长期冰站的作业,开始返回低纬度海域继续开展北冰洋大洋作业。冰站作业期间,“雪龙”船随海冰漂浮到达北纬82度52分附近海域,这是本次北极科考的最高纬度作业点。
北京时间7月25日4时54分,中国第七次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北纬66度33分、西经168度41分进入北极圈,开始极地科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