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雪龙”船所在浮冰区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非常低,仅为500米左右,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因此取消了出动“雪鹰12”号直升机进行空中探冰的计划。目前, “雪龙”船正保持特级战备状态,等待时机突围,考察队员生活正常、精神状态良好。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2日派出“雪鹰12”直升机,在受困南极冰海中一个多星期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附近冰面成功降落,分批次成功转移了52名受困乘客。获救乘客将乘坐澳大利亚“南极光”号补给船踏上归途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1日发布消息说,由于当地天气状况恶劣,目前受困于南极浮冰中的俄罗斯船只“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无法开始进行人员疏散。
圣诞前夜,载有74人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冰区遇险,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时,两船距离仅6.1海里。然而由于天气状况的持续恶化,“雪龙”号被迫决定停止破冰前进,原地待命,等待天气转好后继续救援行动。
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冰情图指引下,目前“雪龙”号正在南纬65度左右,紧贴着浮冰区外围边界一直向东航行,开始中国极地科考史上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的征程。
在距离中山站约10公里的内陆出发基地,37名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的勇士们站在雪地车前共同饮下壮行酒,随后出发前往南极内陆执行科考任务。
12月15日从空中航拍的位于冰盖边缘的中国南极内陆考察出发基地。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泰山队和格罗夫山队正在此进行物资集结,即将向南极内陆进发
12月7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从“雪龙”号上卸货。 12月7日,受普里兹湾气旋影响,“雪龙”号停泊的地区风雪交加,最大风力达到八级,科考队员们在风雪中坚持作业,将物资从“雪龙”号上卸下。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在先进的卫星遥感、海冰预报技术保障下,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经过连续三昼夜的艰难破冰,终于穿过普里兹湾复杂的“浮冰迷宫”,于当地时间2日晚顺利抵达中山站外陆缘冰地带,首批15名考察队员飞抵中山站
“雪龙”号,2013年11月26日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初遇冰山 11月26日,从雪龙号上拍摄的南大洋西风带海域漂浮的冰山。
当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驶过南纬45度。南纬40-60度的西风带是前往南极的必经之路,常年西风盛行、浪高流急,晴好天气极少。
11月19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锚地。当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锚地,计划20日靠港进行物资补给,同时接9名考察队员上船。
2014年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研究工作即将展开。为了组织好中国北极黄河站的考察工作,我们参照2013年的组织模式拟定了2014年度中国北极黄河站科考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的任务不再申报,其他的有需要在黄河站开展工作的单位请参照指南要求,网上自由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