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规范我国南极考察活动行政许可行为,履行南极条约体系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南极考察活动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第412号令和南极条约体系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高级工程师、“雪龙”号大洋考察队队长矫玉田与其团队圆满完成了南极科考任务,并返回青岛。昨日,矫玉田团队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了记者见面会,介绍了本次科考的主要情况及工作进展
4月24日,胜利归来的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队前往中南海座谈,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这次科考繁忙而充实。而且由于两次营救,“雪龙”号的名气达到了30年来的顶峰。
从北纬87度40分,到南纬75度20分,航迹遍布五洲四海,在一次航行中六次穿越“魔鬼西风带”,在一次航行中同时实现中国船只在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高纬度航道的首航……
历时160天,圆满完成30项科考任务、15项后勤保障任务,15日,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回国。此次考察中,“雪龙”号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考察,总航程3.2万海里,并抵达南纬75度20分开展大洋科学考察,这是我国船舶迄今到达的最南纬度。
当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抵达长江口锚地。在办理一系列入关手续后,“雪龙”号计划于4月15日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国家海洋局下发《关于表彰中国极地大洋科学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授予中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等5个集体“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昨日乘坐“雪龙”号穿过赤道,从南半球回到北半球,预计4月中旬抵达上海。图为科考队员在赤道举行冷餐会庆祝回到北半球。 新华社发
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收集南极陨石583块,使我国拥有南极陨石总数达到12035块。除月岩之外,陨石是目前人类获得的唯一地球外岩石样品。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冰雪地貌,南极成为地球上的陨石宝库,人类迄今共在南极发现了近5万块陨石。
随着更多专业搜救船舶的抵达,在完成中方船只现场指挥联络工作的交接后,“雪龙”号31日结束在南印度洋海域的搜寻任务,启程回国,沿途将坚持瞭望,预计4月中旬抵达上海。
经过长达5天、1300多海里的航行,“雪龙”号科考船北京时间26日7时55分抵达中国空军飞机发现漂浮物的目标位置,目前船上所有科考队员加强瞭望,截至上午9时许尚未发现漂浮物。
中国空军飞机发现白色方形漂浮物的海域25日上午将会刮起九级大风,出现3.5米至4.5米的涌浪,并将持续到25日夜间,海况极差。而且,风向西北、主涌向西南,主涌向与大风方向不一致,形成约90度的夹角,对“雪龙”号航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