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由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鄂栋臣教授主持、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十一五”极地基础测绘项目在哈尔滨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验收。项目验收组专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总工程师胥燕婴、吴岚副司长等领导以及武汉大学、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有关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2011年9月22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李朋德副局长带领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资源三号卫星地面应用两总系统一行5位专家专程来我校,就资源三号卫星在国家测绘任务中的应用与平台开发等诸多事项展开调研。
吃完午饭在下午上课前我跟着杜玉军去天鹅岭上他工作的卫星观测栋,体验一下他每天的工作情况。中山站的卫星观测栋位于站区西北方向的天鹅岭上,离站区近一公里,要翻越气象山、穿过山上的乱石区,下一个山坳后才能登上天鹅岭,卫星观测栋坐落在天鹅岭上的最西北方向,紧靠大气成分观测栋
最恶劣的一次!”昨日,由北极返汉的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胜凯告诉记者,上月中旬他赴北极黄河站考察,遭遇了前所未见的恶劣天气,北极海冰提前消融。
昨日,湖北省省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进行换届选举,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72岁的鄂栋臣教授连任理事长。他借用网络热词风趣地表达了愿望:进一步使学会“给力”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
从2009年12月6日进中山站,至2011年2月26日走出中山站;黄继锋,这名28岁的武大中国南极研究中心博士生,和他的16名队友一起,在南极度过了漫长的科考生涯,其时间之长,创我国极地科考之最。
日前,我国第27次南极科考队结束考察任务回国。昨日,科考队员之一——武汉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杨元德,在办公室打开在南极的照片,谈起刚刚结束的科考,充满自豪。这是继2008年参加南极科考后,他的第二次南极之行。
他是新中国极地测绘与遥感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曾11次身负使命跨洋破冰,远赴地球两极。在冰封万年的南极,有300多个被国际认可的中国地名由他负责命名。他,就是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鄂栋臣。
4月1日,我国第27次南极科考队员回国,其中包括我校南极中心2名队员。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校党委书记李健应国家海洋局邀请,赴上海迎接。
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南极中心本次在南极度夏考察期间,考察队对验潮站进行了基准复测,并对整个验潮系统进行了硬件维护(保护脆弱部件,更新系统设备、改造系统网络)和软件升级,确保其连续稳定的运行。
曾踏上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的世界第一人——武汉大学张胜凯博士顺利完成我国第25次科考任务,8日回到曾工作三年的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与昔日的老同事们分享了南极科考的经历。
2月13日,中心接待了国家测绘局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组。以林宗坚为组长的评估组,认真听取了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的南极中心自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汇报,整个过程严谨、周密、效率高。
4月11日,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率领该中心全体人员前往汉口火车站,迎接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极第25次考察队员:张胜凯、赵珞成、张辛、杨元德等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