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纪末,人类就开始大量捕杀南极的鲸和海豹等哺乳动物了。南极大陆周围海豹的数目便急剧下降。据统计,光是在南乔治亚岛上,从1780~1830年和1860~1880年间就有120万头南极海狮被捕杀。到19世纪末期,南极周围的海狮几乎绝迹。
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公斤,雌性略大于雄性。它背部呈黑色,其他部分呈淡灰色,体侧有白色斑点,其数量约75万只。它在冰上繁殖,每胎产一仔,乳汁脂肪含量高,幼仔显得格外肥胖可爱。
除去南极海狗以外,其他5种南极海豹在陆地和冰面上行动迟缓,非常笨拙,就连挪动一下身体都显得非常费力。但是南极海豹一下海,就与在陆地上“判若两人”了。海豹的食物来源全部在大海,想要在海洋中捉到灵活的鱼儿和企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非凡的水下本领才能填饱自己的肚皮。
全球共有34种海豹,约3500万头,南极地区有6种,它们是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罗斯海豹、南极海狗,总共约3200万头,占全球海豹总量的90%。
南极企鹅的天敌有两个,一是来自空中的南极最常见的猛禽——贼鸥,二是南极水中的猛兽——豹形海豹。虽然,南极的企鹅选择在南极的冬季进行繁殖,是为了避开天敌的侵袭,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企鹅也有旦夕祸福。
幼儿园是社会的产物,应该是在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产生的,但在南极企鹅社会中,也有企鹅幼儿园。开始这让人们觉得非常有趣,细细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这是企鹅对抗南极严酷的自然环境的发明创造,有利于企鹅群体的繁衍生存。
企鹅能在南极落户,并在那里生儿育女,一代一代传下去,成为冰雪世界的永久居民,这确实是生物界的一大奇迹。特别是帝企鹅能在南极的冬季繁殖,更是生物界的一大壮举。登上南极大陆的人们,无不为之感叹万分。
喜石企鹅是冠企鹅中的一种,身高44~49厘米,体重约2.5公斤,是南极企鹅中最小的一种。它喜欢栖息于石块、卵石密布的山坡和高地和海滩,衔石、啄石、玩石似乎是它的本能和习惯,用石头筑巢更是它的拿手好戏
南极帽带企鹅身材不高,也不好管闲事,却因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条纹,配上同样的头顶毛色,像海军军官的帽带,显得威武、刚毅,被人称之为“警官企鹅”。
帝企鹅又称皇帝企鹅,是南极洲最大的企鹅,也是世界企鹅之王,它已经成为南极的象征性动物。帝企鹅身高一般1.20米,体重可达 40~50千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
南极企鹅的种类并不多,但数量相当可观。据鸟类学家长期观察和估算,南极地区现有企鹅近1.2亿只,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数量最多的是阿德雷企鹅,约有5000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300万只,数量最少的是帝企鹅,约57万只。
遍地鲜花的草地是人们经常会看到的赏心悦目的景象,南极洲不但没有这样的美景,就连开花植物也是不多见的。开花植物是南极洲的稀有植物,仅分布在南极半岛北端和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性岛屿上。地球上开花植物的南界约在南纬64度,南极半岛的北端和某些岛屿刚刚越过了“开花植物线”。
从表面看,南极大陆周围的海冰非常洁白干净,一尘不染,如果你看到在海冰上钻取的冰芯或是看到破冰船翻起的海冰,就会发现海冰中间是黄褐色的,原来,南极大陆周围的海冰中间,生活着大量的藻类,即便是在南极寒冷的冬季也进行着光合作用。